3月14日,充满生活哲理与温情的法国电影《将来的事》如期放映。
《将来的事》由米娅·汉森 - 洛夫执导,著名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爱迪丝·斯考博、罗曼·科兰卡、安德烈·马孔等倾情演绎。影片围绕哲学教授娜塔莉展开,她那看似平静的生活突然掀起惊涛骇浪。丈夫毫无征兆地离她而去,让她的情感世界瞬间崩塌;与此同时,母亲深陷抑郁症的泥沼,需要她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照顾,沉重的压力扑面而来,诸多倒霉事如潮水般接连不断……
随着电影拉开序幕,观众逐渐走入主人公的生活。这部影片属于典型的法式绵长风格,行云流水般的剪辑,让场景的转换自然流畅;细碎的台词暗藏幽默与生活哲学,不经意间展现出法国的社会百态。导演以诙谐轻松的手法和敏锐悲悯的视角,为处于困境中的主人公寻求出路,台词中对卢梭和帕斯卡等哲学家的引用亦是恰如其分,为影片增添了浓厚的哲学底蕴。
影片结束后,同学们仍沉浸在影片的余韵中,相互交流观影感受与心得。
2024级1班 巩骅婵
娜塔莉母亲留下的黑猫潘多拉在乡下挣脱了人类的控制跑进了森林,法比安对此评价:“它不属于任何人,森林才是它的课堂。”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却成为娜塔莉觉醒的契机。她曾像潘多拉一样,被“妻子”“女儿”“母亲”“教授”的身份链条拴在都市牢笼中。而当她独自漫步山野、哼着歌穿过灌木丛时,终于理解了潘多拉的选择:自由不是抛弃一切,而是承认某些束缚本就不该存在。
“当我想到小孩都离开了,我的丈夫抛弃我,我的母亲死了,我重新找到自由,完全的自由,我不曾有这种经验,真是太棒了。”娜塔莉没有成为戏剧化的“逆袭大女主”,她依然上课、买菜、坐地铁,但那些与法比安的对话和消失在林间的潘多拉,像暗流般重塑了她的生命。
2024级2班 骆雨歆
《将来的事》讲述了女主角娜塔莉在中年经历了丈夫的背叛,母亲的离世,接踵而来的是书集的取消出版,中产阶级的生活遭受到了严重动荡,不得不寻找自我的故事。终于获得了“自由”的她收起行李,带着黑胖的老猫潘多拉来到了学生的农场。潘多拉跑到森林里,对娜塔莉来说无疑又是一次生活的失序,然而第二天潘多拉叼着老鼠回来了。似乎也在告诉她改变原有的生活并不会怎么样,反而会收获更大的生命力。
学生质疑她只是在扮演着知识分子的角色,这让我想到社会学里著名的“拟剧理论”,即所有人都只是在社会的舞台上担任不同的演员。而要真正地找到自我,只有脱离原本社会身份带来的认可,挣脱出固有的框架,才能看见天地间自己真实的面容。
2024级2班 谭曼思
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哲学思想自然嵌入日常生活。娜塔莉的课堂讲授涉及卢梭、叔本华、帕斯卡尔,而这些理论恰恰映照着她的现实困境。例如,她在母亲葬礼上朗读帕斯卡尔的《思想录》段落:“我瞻望四方,目光所及之处幽晦不明……唯有心系永恒,任何代价都不足挂齿。” 这一刻,哲学不再仅是书本知识,而是成为她抵御虚无的盾牌。
娜塔莉的形象打破了传统女性叙事中的“受害者”框架。面对丈夫的背叛,她没有歇斯底里,而是冷静划清界限;面对学生的激进理想,她清醒地保持距离。导演通过这一角色探讨了知识女性的双重困境:1. 精神丰裕与情感孤寂的悖论:娜塔莉的哲学素养赋予她理性,却无法消解人际关系的疏离;2. 代际价值观的冲突:学生法比安代表年轻一代的乌托邦理想,而娜塔莉更倾向于在现实中寻找平衡,正如她所言:“作为激进派,我太老了。”
作为观众,娜塔莉的从容给予我深刻的启示。现代社会常将“失去”等同于失败,但影片却将其转化为重构自我的契机。当娜塔莉抱着外孙轻声哼唱时,画面平静而充满力量——她并未逃离生活,而是以更开阔的姿态接纳了它的复杂性。这让我想起导演米娅·汉森-洛夫的创作理念:“生活不是被讲述的,而是被经历的。”
2023级3班 田瑗嘉
《将来的事》是一部温柔却深刻的影片,它没有戏剧性的高潮,也没有激烈的冲突,而是在日常流动中捕捉生命的微妙变化。米娅·汉森-洛夫的镜头是克制而清澈的,它描绘的是一场个人意义上的解放,而非悲剧。
娜塔莉的生活以哲学为支撑,她教导学生如何思考自由意志、道德责任,但当丈夫的离去、母亲的病情、孩子的独立一一降临,她必须亲身面对这些问题。在这场动荡中,娜塔莉展现了一种近乎斯多葛式的理性。她没有歇斯底里地挽留丈夫,也没有在母亲的哀求下动摇,而是以一种坚韧的冷静姿态接受现实的变化。这种态度既令人敬佩,也让人不禁思考:她真的无动于衷,还是在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
电影最动人的部分或许是娜塔莉与法比安的关系。她欣赏他的思考方式,也短暂地在他的生活方式中寻求慰藉。但她最终并未停留在那座山中的公社,而是选择了继续前行。这一决定透露出一种更深层次的自由——娜塔莉没有逃离现实,而是在变动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方式。
整部电影如同一篇哲学散文,探讨失去、孤独、自由,以及人如何在这些无可避免的事件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娜塔莉的旅程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种持续的“成为”——她并未被现实击倒,而是在理性与柔韧中,继续走向将来的事。
本次观影活动以电影为媒,搭建起中法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电影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同学们得以近距离感受法国文化的魅力,领略法国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同时,也激发了大家对多元文化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