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原,2019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曾荣获第二届全国“法语之星”风采大赛高年级组二等奖等奖项,曾任法语系学生会主席。现于米哈游就职,主要负责国际化产品运营工作。
本次采访中,学长为我们分享了他本科四年中学习法语的经历,以及进入职场后的跨文化交际工作经验。通过这次采访,相信同学们会更好地思索当下、觉照自身,对未来作出更清晰的规划。
01
起点
法语学习起航,辅修拓宽边界
顾原与大多数同学一样,都是大一才开始接触法语。但相比起学习初期的差距,他认为我们的法语水平与未来发展始终取决于同学们自身的努力。上外的语言教学结构整体非常科学,因此他大学期间的法语学习很有规划,不仅紧跟老师的节奏去学习,学有余力时还会补充一些课外知识,比如跟读一些原版材料录音,进行广泛积累。
除了法语专业课程,顾学长还在上海财经大学辅修了会计专业,接触商科知识。他的第一份实习就是在一家全球著名的会计事务所,辅修的知识在此时发挥作用,成为了他实习工作的敲门砖,也帮助他更好地理解这个行业。
02
旅途
解锁学生工作,厘清内在逻辑
在担任法语系学生会主席期间,顾原曾协同各部门一起联合组织了一场全国性的法语比赛。除了校内的工作内容,还需要联系
其他学校的老师,极大地锻炼了他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其实,这种大型活动的筹划与他现在工作中负责的市场活动有着一致的内在逻辑:不仅要紧扣整体活动目标,更要落实各种具体细节。正是从这些学生工作中收获的经验与能力,为他进入职场工作提供底气。
顾原在深圳实习,第一次参与电竞联赛的幕后工作,见证冠军诞生。
顾原和冠军选手及赛事组的同事们合影。
03
致远
海外深造读研,开启学术探索
本科毕业后,顾原前往法国埃塞克高等商学院读研深造。留学期间,令他比较印象深刻的是与法国同学的热情交流。法国同学对于法语流利的中国学生很感兴趣,会好奇他们的语言学习经历,也非常愿意跟他们进一步交流沟通。因此学长主动与身边的同学分享彼此的人生经历和未来规划,也试着去做助教,感受当地的学术氛围,打开职业发展的多重可能性。
顾原刚来到埃塞克高等商学院,参加语言班,与老师同学们合照。
当时的巴黎圣母院尚未修复,建筑背后还耸立着高大的塔吊。
04
探索
追寻心中所爱,讲述精彩故事
从上外毕业之后,疫情突如其来。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这使顾原开始追寻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
他发现自己热爱探索“故事”的不同呈现方式:文学、音乐、电影和游戏。他是一个喜欢看好的故事、更喜欢讲述故事的人,好奇如何将故事尽可能精彩地呈现。不管是好的导演、作家或是设计师,他们怎么用不同的载体呈现自己想要讲述的故事与理念?怎样运用各种新潮的方式讲故事给大家听?这是他不断问自己的问题,他也尝试在留学生活与各项工作中寻找答案。
多次尝试后,顾原发现自己对前沿科技方向比较感兴趣,又将自己学习的人文社科内容与之结合,最终选择在游戏行业开启自己的职场生涯,继续书写人生新篇章。
顾原所拍摄的著名马赛隆尚宫。
深圳的电竞氛围浓厚,顾原与朋友们一起见证了EDG夺冠。
05
跨越
步入职场舞台,撷取成长硕果
如今,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的顾原感受到,职场人和大学生最大的区别在于主动性。职场中没有了应试考核的限制,更多的是自由规划发展方向,要求我们更深刻的自我认知、思考与决策。
在具体工作中,学长建议我们将抽象的问题具象化。最理想的做法是构想一个五年或者十年的计划,定制一个明确的长期目标后,把它细化分解成阶段性目标去实现。这样的路径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这种在宏观方向上的把控在职场中很有必要,但其实在校园中的锻炼较少,这对初入职场的同学们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不断试错才能完成身份的蜕变。
综合来说,顾学长很享受在米哈游的工作,尤其是因为自己的身份由玩家转换为游戏背后的研发人员。此时,法语在他的工作经历中早已不止停留在沟通工具上,更帮助他培养了良好的区域国别思维,尝试站在当地本土文化的土壤里,用国际化、全球化的视野,去探索游戏内容如何迎合世界范围内玩家的需求,从而将游戏产品由中国推向全世界。
顾原怀揣“拯救世界”的梦想加入米哈游。
顾原在工作与生活中和一群热爱二次元的朋友们一起创造美好和惊喜。
顾原鼓励学弟学妹们在大学期间以法语为媒介,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推动大家从学生到职场人身份的蜕变。未来,我们的发展不会局限在语言本身,而是围绕法语在更广泛的领域展开。所以,同学们更应该勇敢地挑战自我,借助法语的学习开拓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