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法语系“课程思政”系列公开课 | 王圆圆:高级法语精读I——理解中国,平视世界:脱贫减贫的中国智慧

发布者:于喆睿发布时间:2024-10-29浏览次数:10

 20241023日上午,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2024年秋季学期“课程思政”公开课——高级法语精读I在松江校区3144教室顺利举办。本次公开课主讲人为王圆圆老师。

高级法语精读I是法语专业三年级专业核心课程,选用《法语课本》(第五册)为教材。该课程旨在全面夯实学生法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学生跨文化沟通与思辨能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人文底蕴和全球胜任力的卓越法语人才。

本次公开课的主题为“理解中国,平视世界:脱贫减贫的中国智慧”。结合《法语课本》第五册第三课《老实人雅克的不幸》(Les malheurs de Jacques Bonhomme)中对法国农民悲惨命运的描写,通过问题导向引导同学们对比法中两国的扶贫减贫路径。



首先,王圆圆老师带领同学们观看扶贫减贫主题法语纪录片片段(视频片段来自法国纪录片《爱心餐厅是最后的希望吗?》(Les Restos du Coeur, le dernier recours ? )、CGTN电视台纪录片《砥砺前行七十年我们的脱贫故事》(Sortir de la pauvreté : des Chinois témoignent)等)。学生们透过法中两国普通人的平凡故事,直观地了解法国爱心餐厅的救助模式与困境,解读扶贫减贫的中国智慧和“乡村振兴”的新愿景。



然后,基于项目式教学,王圆圆老师组织同学结合课文主题选择喜欢的子课题开展独立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研究能力。同学们依次就中法贫困线定义、法国2018-2022脱贫计划、中国淘宝村主题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教学中,王圆圆老师特别强调了中国“授人以渔”的扶贫减贫智慧,就是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教育、技能培训和创业机会的开发式帮扶,使有劳动能力的脱贫群众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从而实现可持续的脱贫。这种智慧不仅关注物质上的脱贫,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尊严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王老师通过展示中国扶贫减贫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们深刻理解到劳动不仅是脱贫的手段,更是赋予人尊严和自我实现的途径。

最后,王圆圆老师结合“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法语演讲教程》第三单元《扶贫减贫》(La lutte contre la pauvreté)相关内容,带领同学们对重点语汇的法语表达进行研习,进一步强化了学生们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本次课程思政公开课将脱贫攻坚精神有机融入课堂,在夯实专业教学效果的同时,增强了课程思想性、鲜活度、时代感和学术性。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外法语学子应锤炼专业,在新变局中传播中国故事,在新征程中读懂中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