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校友风采 | 濮韶华:与时代同向、与祖国同行的上外人

发布者:于喆睿发布时间:2024-11-25浏览次数:11

濮韶华,上外法语系1991届校友,现任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联华超市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法语系校友会副会长。濮韶华校友具有丰富的职业经历,他与时代同向、与祖国同行,锐意进取、奋楫笃行,始终奋斗在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努力践行着一名外语人的使命担当,是上外“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杰出校友代表。



作为一位大学长和老党员,濮韶华校友在采访中寄语上外学子:“外语专业的学生一定要练好基本功,在专业上精益求精、力争卓越。外语人的天空一定是在不断联通的世界大舞台上,外语人的价值一定是在祖国面向世界、走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锤炼本领,找准赛道,上外人大有可为。”


 01

从“打鱼的”到“卖货的”:

丰富职业经历


回顾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濮韶华认为,母校赋予他的最大财富,就是培养了他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的能力。

濮韶华调侃道,自己的主要工作经历是“打鱼”、“养牛”和“卖货”。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是“打鱼”。毕业后,他进入水产集团渔业公司工作,90年代外派非洲“出海”工作了5年。回国后,他调任市政府商业、工业和商务部门工作。在中国加入WTO后的最初几年,主要参与引进商业零售业外资及品牌企业。之后,开启了他的“养牛”事业。他在光明乳业工作,致力于生产中国最好的巴氏鲜奶,为市民的营养贡献力量。如今,他转战零售渠道,在百联集团工作,成为了新时代的“卖货郎”,在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中继续奋斗。回顾自己的几段工作经历,他深感高兴且幸运,不仅为国家战略做出了贡献,又直接服务民生,致力于提升消费者的幸福感、获得感;既和自己外语学习经历和专业背景有关联,也和个人对商业、消费和时尚等方面的兴趣爱好高度契合。

在工作中,濮韶华始终受益于母校赋予的“不断学习”的能力,他坚持以语言为工具不断增强诸多技能,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拓宽眼界、提升自我。他鼓励学弟学妹们要珍惜青年时光,把握学习的最佳时机,借助线上线下丰富的学习渠道,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和视野,养成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良好习惯。


 02

从独立思考到综合素养:

自信迎接AI挑战


面对如今频频被提起的“AI挑战”话题,濮韶华表示他对母校学生的外语专业能力与素养始终充满自信。他认为,AI是在进行大量阅读、大模型算法等方式分析出的结论,其本质是一个客体的、他人的观点的呈现,而作为主体本身,我们始终要坚持自己独立思考,不应该毫无保留地完全照搬AI咀嚼后的产物,否则人类就丧失了自我思考的能力而对科技俯首称臣,这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

 “你有没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有没有将思考付诸实践的执行力?”这是作为职场前辈,濮韶华给所有外语专业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对上外人而言,独立思考是第一步。面对越发庞杂的信息渠道与消息轰炸,如何整理关键信息、把握时代风口和契机,开展独立思考,濮韶华也分享了自己的秘诀:建立自己真正的主轴。要通过关注相近观点找佐证,通过重视相反观点促反思。同时,外语人要发挥好语言这个核心竞争力,以语言为桨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不断培养付诸实践的实操能力和综合素养。

正是基于这些理念,濮韶华在上海水产、光明乳业和百联集团等几个工作岗位都不断推动产品、品牌、业务和技术等方面的创新。他鼓励所有上外人,练好外语基本功,把握好独立思考、付诸实践、综合素养等三方面的训练,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


 03

从法语电影到“渔业外交”:

昂首迈步新征程


提及那镌刻着上外印记的九年求学岁月,濮韶华的口吻中仍旧饱含着往昔的那份热爱与活力。在彼时的生活里,电影是一种更日常的中外文化交流形式。他至今仍记得学生时代与伙伴一同为《城南旧事》法语电影配音,还有参与电影《花轿泪》相关竞赛的情景。恰是这些法语艺术活动,不仅为他的大学时光增添了光彩,更是在中国对外交流刚刚兴起之时,使他深切领悟到:

语言并非仅仅是单调的语法和词汇,而是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利器。

毕业后参加工作,濮韶华始终铭记外语人的初心,为祖国事业贡献力量。濮韶华回忆,九十年代他在毛里塔尼亚工作时,经常到努瓦克肖特友谊港交流工作,那是七十年代中国克服自身困难支持建设的,是中国援助非洲的第二大项目。他感受到祖国在援助非洲的同时也获得了非洲国家和人民的支持,感怀到自己在非洲工作就是为祖国的外交事业做贡献。

2012年,濮韶华到水产集团任职时,和同事们开拓建立了基里巴斯项目。当时两国没有外交关系,这个远洋渔业项目是两国唯一的经济合作。上海水产集团借此与基里巴斯政府高层建立关系,推动更多层面的交往。20199月下旬中基复交,看到五星红旗在中国驻基里巴斯大使馆升起,濮韶华心潮澎湃,他为前方的同事们以及自己曾经一起共同努力的工作骄傲。所以,在每一个工作岗位,都能为党和国家做出贡献。而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如何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将所做的贡献放大,这是我们必须不断思考和实践的命题。



值此上外建校 75 周年之际,濮韶华诚挚祝愿母校基业长青,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外语及综合型人才,让学校与每一位上外人在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贡献更多心力。同时,他也期望学弟学妹们于上外的优良环境中潜心学习,竭力追求知识与实践的统一,为将来报效祖国及个人职业发展做好充足准备。